俄罗斯战地记者访问了乌克兰东部前线的一支突击小分队。这支部队的小排长对记者称,他们在14天的战斗中伤亡惨重。当初队伍里一共有40人,但14天的战斗后就只剩下了3人存活,伤亡率超过伤亡92%。
其实,这支俄军战斗排的状态,就是如今俄乌冲突的一个缩影,俄乌冲突,不仅是二战后欧洲发生过的规模最大的战争,而且很有可能也是近年来伤亡情况最严重的战争。根据俄罗斯和乌克兰方面的战报,俄乌两军的日伤亡兵力都已经达到了四位数,这实在是一个令人咋舌的数字!而俄乌冲突之所以会产生这么大的伤亡,其实与无人机技术、制导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。
很多朋友可能会觉得很奇怪,从部队规模和技术装备性能上看,俄罗斯陆军在俄乌冲突之前,还是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“钢铁洪流”,几十万俄军机动部队,依然装备有数千辆先进的坦克,还有大量的装甲车和战车。但是,令人意外的是,曾经在二战时期所向披靡的苏/俄式“装甲洪流”似乎已经“不灵了”。俄军不仅至今没有能够“速通基辅”,甚至到目前为止连乌东顿巴斯地区一隅之地都没有完全拿下来。那么这是为什么呢?
展开剩余66%其实,这跟无人机技术发展有很大的关系。二战和冷战时期,苏式钢铁洪流之所以厉害,最主要的原因,就是坦克这种大铁家伙,在平面的陆战战场上,几乎是“无敌”的。反坦克炮虽然能够击毁坦克,但是坦克是可以机动的目标,要摧毁一辆坦克,往往需要数十乃至数百枚炮弹,这使得坦克成为了一种“性价比”很高的武器装备,坦克兵将油门踩到底,几乎就可以所向披靡。
但是,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这一切,无人机不仅制造成本低,而且还赋予了单兵实施精确打击,击毁坦克的能力。几百万美元的坦克,能够被一名操作员操作的无人机轻易击毁,这可以说已经改变了现代战争的模式。不仅如此,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能的增加,俄乌两军的无人机数量越来越多,甚至在打击单兵目标之际,都可以出动无人机,这其实就是俄乌两军的伤亡都很大的原因。
不仅如此,无人机的出现大幅提高了战场的透明度。哪怕是商用无人机,都可以实现实时侦察,很快发现敌方的具体位置,调动情况和后勤布局线。因此,俄乌两军对战场的感知能力,对敌方目标的情况掌控能力,都不是传统军队可以比拟的,双方会面临极大的伤亡,其实也不足为奇。
其实,俄乌冲突经验,也可以给我们提个醒,台地方武装通过与美国军火商进行合作,已经装备了大量的无人机等无人装备。为了应对岛内武装的无人装备,我们必须要未雨绸缪,一方面可以在同类型装备的数量和技术上取得优势,另一方面也要大力发展反无人机技术。未来的战争必然是AI的战争,无人化的战争。只有提前进行准备,才能立于不败之地。
发布于:新加坡上阳网-配资优秀配资门户-配资炒股大全-什么是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